孙颖莎和陈梦,这两位乒坛巅峰之人,几乎总能在重大比赛上交出让人折服的答卷。这一回,没有金牌,没有奖杯,没人在赛场为她们喝彩,可她们还是成了全网的焦点。每逢突发灾情,总能看到孙颖莎和陈梦的身影闪现在一线之外,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、默默捐赠。有人说,“有些光,悄悄照亮了世界。”我这才明白,什么叫榜样的力量。她们做公益,从不用喇叭宣扬,也不等别人夸一句。这种气度、这种抱负,比在球场上的霸气更让我敬佩。
搜罗资料时,总觉得孙颖莎办事有种“看不到手却总有温度”的力量。华北突遭洪涝灾害,孙颖莎第一反应不是守在北京备战,而是想办法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,连夜给灾区送去了一大批应急物资。不只是水和面,还细心准备了应急箱、女性关爱箱、面油包、夏凉被。最让我惊叹的是,女性关爱箱里专门配备了卫生巾和贴身衣物。平时看孙颖莎在赛场上杀伐果断,没想到她心思也这么细腻。球迷笑称她是暖心大姐姐,这份贴心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得来的。
孙颖莎明明还在乒超联赛第二阶段鏖战,偏偏突然返京。热心网友一开始都“云抓头”,猜不透莎莎为啥下场这么着急。看了新闻,顿时明白一切。她是真心惦记着家乡邻省的灾情,把自己的一份力量送到最需要的地方。扪心自问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。乒坛一姐,人气不是吹的,正事临头她总冲在前头,这份责任感让我打心底佩服。
查资料才知道,孙颖莎公益可不是见风使舵。年初西藏地震,她也是第一时间出手,送去粮油、篷布等救援物资。河北涿州洪水那次,她又悄悄捐款。每回大事小情,总有孙颖莎的身影。网上没人质疑这份心意,因为她连发声都低调得很,从不会炒作自己。人都说,榜样不能只有技术,更应该有温度。莎莎就是那个把责任写进骨子里的人。
说起责任感,陈梦的行动也让我肃然起敬。同样是世界顶级球员,她既无官宣也无大张旗鼓,这回选择和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、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一起,将满满一车粮油、卫生用品、雨具运到灾区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等重灾村,第一时间收到了“雪中送炭”的生活箱。
这几天,我翻来覆去看了无数球迷的留言。几乎没人是冲着二人球场成绩去点赞的。大家都说,大爱无声,这就是榜样。其实,陈梦从来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。疫情暴发那年,陈梦在卡塔尔公开赛夺冠,奖金30.6万一分不留,全捐出去抗疫。去年的甘肃地震,她还是那个低调捐款、默默助力灾后重建的“梦之队队长”。连续多年GIVE体育器材,援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这是她的习惯,不是偶尔为之。
两位球场女王,一个是孙颖莎,一个是陈梦,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从不缺位。她们不爱上热搜、不拍煽情的短视频。身边念叨公益的人不少,能脚下生风、立马行动的能有几个?实际翻过去孙颖莎和陈梦就是那种说到做到,默默帮忙的“大姐姐”。用行动证明“别光嘴上说,最好身先士卒”。
强者和强者之所以让人敬仰,靠的不光是球技、冠军、世界排名。那份遇事冲锋在前、细致入微的关怀,那才是真正能影响一代人的榜样。球迷眼中的偶像,不该只有冠军光环。她们这样默默承担社会责任,才让人生出“仰望星空”的冲动。
查资料、翻留言,这次感受最深的,不光是佩服。在需要有人出头的时候,这两位女将总是在场。她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“大国脊梁”。每个看热闹、点赞的网友,都感受到了这份不动声色的“榜样温度”。做公益本该如此有事干事,不必推销自己。你连基金会都只是披露了物资细节,她们自己压根没出过镜。这样的背影,才最打动人心。
阅读到这里,也忍不住自问,要是我身处她们的位置,能不能做到她们的果断和坚决?这次没有绚烂的扣杀、也没有挥拍怒吼,真正的冠军气质,其实都藏在行动的细节里。这些“静悄悄”的助力和关怀,比任何冠军气场都难能可贵。
您怎么看?两位世界冠军,用实际行动给社会交出了一张“温情答卷”。你认可这种“无声的榜样”吗?这样的行为,会不会点燃你的“善意开关”?留言说说你的看法,让更多人知道榜样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