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共:3210 字 34 图,预估阅读时间:5 分钟
目录
网络之路第一章: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
、序言1、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1.1、桌面中的网卡1.2、命令行中的网卡1.3、路由表1.4、家用路由器
网络之路第二章:认识企业设备
2、认识企业设备2.1、MSR810-W外观2.2、登录MSR810-W管理页面2.3、快速设置上网2.4、WLAN配置2.5、LTE模块配置2.6、MSR810-W高级设置
网络之路第三章:认识设备命令行
3、认识设备命令行3.1、通过Console接口登录设备3.2、远程登录设备3.3、Comware系统的基本命令3.4、MSR810-W配置解读3.5、MSR810-W初始化配置
网络之路第四章(上):认识网络模拟器
4、认识网络模拟器4.1、HCL华三云实验室4.2、eNSP企业网络模拟平台4.3、CiscoPacketTracer4.4、EVE-NG4.4.1、从OVF导入部署到ESXi4.4.2、使用ISO安装到WorkStation4.4.3、EVE-NG导入iol镜像4.4.4、EVE-NG导入qemu镜像
网络之路第四章(下):认识虚拟化
4.5、虚拟化环境VMwareESXi4.5.1、定制ESXi 6.7安装镜像4.5.2、部署ESXi 6.74.5.3、ESXi 6.7升级ESXi 7.4.5.4、vCenter纳管ESXi主机4.6、虚拟化环境CAS4.6.1、部署CVM管理节点4.6.2、部署CVK计算节点4.6.3、CVM纳管CVK节点4.7、网络功能虚拟化NFV4.7.1、部署NFV4.7.2、配置NFV网络4.7.3、NFV设备初始配置
网络之路第五章:基础网络实验
5、基础网络实验5.1、简单网络环境搭建与测试5.2、网络设备基本连接与调试5.3、ARP协议5.4、DHCP报文交互过程5.5、DHCP基础实验5.6、DHCP进阶实验5.7、VLAN基础实验5.8、VLAN进阶实验
网络之路26:STP生成树协议
6、以太网交换基础实验6.1、生成树协议
前面我们介绍了二层网络技术STP(网络之路26:STP生成树协议),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,在测试接口UP/DOWN的过程中,均没有出现丢包,也没有引起明显的时延跳变,说明STP的收敛速度确实很快,在阻塞网络中的冗余链路和链路备份方面有着不俗的效果。
6.2、IRF
今天,我们简单了解一下IRF技术,IRF(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,智能弹性架构)是H3C自主研发的软件虚拟化技术。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多台设备连接在一起,进行必要的配置后,虚拟化成一台设备。使用这种虚拟化技术可以集合多台设备的硬件资源和软件处理能力,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、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。
IRF中每台设备都称为成员设备。成员设备按照功能不同,分为两种角色:
主用设备(简称为主设备):负责管理整个IRF。
从属设备(简称为从设备):作为主设备的备份设备运行。当主设备故障时,系统会自动从从设备中选举一个新的主设备接替原主设备工作。
一个IRF形成后,由于IRF链路故障,导致IRF中两相邻成员设备不连通,一个IRF变成两个IRF,这个过程称为IRF分裂。
确定成员设备角色为主设备或从设备的过程称为角色选举。角色选举会在以下情况下进行:IRF建立、主设备离开或者故障、两个IRF合并等。
角色选举规则如下:
(1)当前主设备优先,IRF不会因为有新的成员设备加入而重新选举主设备。不过,当IRF形成时,因为没有主设备,所有加入的设备都认为自己是主设备,则继续下一条规则的比较。
(2)成员优先级大的优先。如果优先级相同,则继续下一条规则的比较。
(3)系统运行时间长的优先。在IRF中,成员设备启动时间间隔精度为10分钟,即10分钟之内启动的设备,则认为它们是同时启动的,则继续下一条规则的比较。
(4)CPU MAC小的优先。
通过以上规则选出的最优成员设备即为主设备,其它成员设备则均为从设备。
在角色选举完成后,IRF形成,进入IRF管理与维护阶段。
任务一:搭建一组IRF环境
SW1:
irfmember1 priority 10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1//49shutdownirf-port1/2portgroup interface Ten-GigabitEthernet1//49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1//49undoshutdownsaveforceirf-port-configurationactive
SW2:
irf member 1 renumber 2save forcereboot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49shutdownirf-port 2/1port group 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49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49undo shutdown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50shutdownirf-port 2/2port group 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50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2//50undo shutdownsave forceirf-port-configuration active
SW3:
irfmember1 renumber 3saveforcereboot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3//49shutdownirf-port3/1portgroup interface Ten-GigabitEthernet3//49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3//49undoshutdownsaveforceirf-port-configurationactive
配置完成后,可以看到设备堆叠成功,查看IRF中所有成员设备的相关信息。
查看IRF端口配置信息。
查看IRF链路信息。
查看IRF的拓扑信息。
可以看到一台设备有两个IRF-PORT,主要是为了多台设备做堆叠使用,可以链形连接或者环形连接。而连接时,要求port1和port2交叉互联。IRF的连接拓扑有两种:链形连接和环形连接。链形连接对成员设备的物理位置要求比环形连接低,主要用于成员设备物理位置分散的组网;环形连接比链形连接更可靠。因为当链形连接中出现链路故障时,会引起IRF分裂;而环形连接中某条链路故障时,会形成链形连接,IRF的业务不会受到影响。
任务二:IRF环境下文件系统测试
对于单独运行的设备,直接使用存储介质的名称就可以访问设备的文件系统。对于IRF中的成员设备,直接使用存储介质的名称可以访问主设备的文件系统,使用“slotMember-ID#存储介质的名称”才可以访问从设备的文件系统。
可以通过指定存储路径查看成员设备SW1的配置文件。
通过指定存储路径查看成员设备SW2的配置文件。
通过指定存储路径查看成员设备SW3的配置文件。
可以看到,不同设备存储的文件系统仍然是存在差别的,但是版本文件、配置文件等信息保持一致。由于做了IRF之后,无论从哪一台设备上登录,看到的系统都是一样的,所以直接使用存储介质的名称只能访问主设备的文件系统;如果访问单独的设备,需要使用“slotMember-ID#存储介质的名称”来操作。
可以通过display irf来判断当前登录的设备,一般是通过console口登录才有区别。(*号表示Master设备,+号表示当前用户登陆的设备)
任务三:IRF设备主设备故障测试
IRF技术使用了严格的配置文件同步机制,来保证IRF中的多台设备能够像一台设备一样在网络中工作,并且在主设备出现故障之后,其余设备仍能够正常执行各项功能。
·IRF中的从设备在启动时,会自动寻找主设备,并将主设备的当前配置文件同步到本地并执行;如果IRF中的所有设备同时启动,则从设备会将主设备的起始配置文件同步至本地并执行。
·在IRF正常工作后,用户所进行的任何配置,都会记录到主设备的当前配置文件中,并同步到IRF中的各个设备执行。
通过即时的同步,IRF中所有设备均保存有相同的配置文件,即使主设备出现故障,其它设备仍能够按照相同的配置文件执行各项功能。
1、两台设备环境下,如果IRF分裂,再重新堆叠,使用前述角色选举规则进行选举,此处不再测试;
2、本例中,三台设备做IRF链形连接,此时测试将SW1和SW2之间的连线断开,查看结果。
查看IRF中所有成员设备的相关信息。
可以看到,SW1分裂后认为自己是Master。查看运行配置,只有当前设备配置信息,而查看保存的配置信息,仍然是IRF环境下的配置信息。
另一方面,分裂之后,SW2和SW3重新选举,可以看到SW2选举为Master。
运行配置中仅包含当前两台设备的配置信息,而查看保存的配置信息,仍然是IRF环境下的配置信息。
此时也可以再行拆分,即可验证两台设备环境下的IRF分裂场景。
在SW2上查看,设备的成员编号是2,但是设备名称是SW1,且认为自己是Master设备。
在SW2上查看,设备的成员编号是3,设备名称同样是SW1,且认为自己是Master设备。
接下来,我们先恢复SW2和SW3之间的连线。
可以看到,SW2仍然是Master。此时,我们再恢复SW1和SW2之间的连线。
设备日志显示进行了重新选举,此时SW1再次选举为Master设备。
发现此时适用第二条规则,SW1优先级最高,所以选举为主设备。接下来,我们将SW1下电进行测试。
发现此时适用第一条规则,IRF不会因为有新的成员设备加入而重新选举主设备。因为SW1断电之后,SW2选举为Master,而SW1重启后,相当于重新加入IRF,所以不会重新选举,SW2继续成为Master。
任务四:IRF设备备设备故障测试
本操作主要测试备设备故障后,更换设备是否有影响。首先确认IRF成员状态如下:
发现SW2为Master,SW1和SW3为Standby。正常情况下,设备运行时,肯定会有配置变更,此时我们将SW3的接口G3/0/3修改为trunk模式,并放通所有VLAN。
保存配置,也可以看出,配置先保存到主设备,再保存到备设备上。此时运行配置和保存配置中均已存在接口配置。
此时我们将SW3下架,模拟设备损坏,同时换上一台新设备,只配置IRF接入的相关配置,本次替换IRF接口,测试设备上线之后和之前的差别。
irfmember1 renumber 3saveforcereboot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3//50shutdownirf-port3/1portgroup interface Ten-GigabitEthernet3//50interfaceTen-GigabitEthernet3//50undoshutdownsaveforceirf-port-configurationactive
测试过程中尝试将本端配置为irf-port 3/2,出现报错,所以需要修改为irf-port 3/1,说明两端端口索引不能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