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地质锤的敲击声,在寂静的山野中回响。很少有人会想到,正是这样一次看似普通的行为,让一个价值数千亿元的巨大矿藏被世人发现。刘喜友,这位中国地质界鲜为人知的成员,却正是在不起眼的岗位上,引发了新能源产业新的格局变革。
回望刘喜友的职业生涯,他的名字与黑龙江偏远山区的矿产价值紧密联系。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,他揭开了一处足以改变地区乃至国家新能源产业走向的巨大矿床。此项发现不仅震撼了国内外的地质学界,也让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占据了更加显赫的位置。
走进黑龙江省第十一地质勘查院,能看到身着工作服、皮肤黝黑的刘喜友,正细致地整理着一批新收集的岩石标本。三十余年,他一直默默耕耘于一线。时间可以追溯到1985年,彼时的刘喜友刚从专业院校毕业,带着稚气与理想加入地质队,等待他的却是一系列艰辛的考验。
刚到队里,他的任务是挖探槽。这是用于判断地层构造和矿体走向的基础步骤,完全依靠人工,不见机械设备的影子。刘喜友的双手因为粗重的劳动很快磨破了皮,剧烈的疼痛几乎让他打退堂鼓。可身边的老同事们没有一句怨言,默默地继续工作。刘喜友将疼痛埋在心里,选择和同伴们一起坚持下来。一个月后,他看到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明确的地质剖面,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地质工作,从此在他心中不再只是知识,更是一场关于意志的修行。
此后的岁月里,刘喜友几乎把大半的时间消耗在野外。从山林到深谷,他背着工具、穿梭在无人问津的地带。早上,他要赶路,利用清晨的光线完成一天的测线任务。午间就着干粮果腹,傍晚才返回简易帐篷。危险时刻并未因日常而消失,甚至一度成为常态。为取得关键样品,他在陡坡上攀爬,不慎失足,幸亏抓住了树枝才逃过一劫。苦难并未击垮他,反而锤炼了感知大自然变化的能力。
2009年,刘喜友在桦南县参与岩金勘查时,偶然注意到土壤样品中混有不寻常的灰黑色颗粒。这一细小变化唤起了他敏锐的专业直觉,他立即将采集到的现象与脑中所存地质信息进行比较,随即涌现出一个大胆的设想:也许这里埋藏着高价值的石墨矿床。他的心跳加快,对发现的期待油然而生。
为验证这一推断,他立即召集团队展开地球物理探测,布设仪器,系统测量。可数据异常微弱,远低于预期。团队陷入疑惑之中,仪器失灵?技术失误?多方面反复审查之后结果依旧。刘喜友没有退缩,而是坚持重新调整方向。他意识到,这种异常可能在现有理论之外,隐藏着新的地质线索。这一点坚定了他进一步深入的信心。
当他向相关专家解释自己的观察与推论时,却遭遇了普遍质疑。专家们依据过往数据,认为该地区地质构造不具备形成大型石墨矿的条件。历史资料似乎也支持他们的判断。面对否定,刘喜友一度陷入孤立。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表现出了罕见的坚韧。他重新带领团队深入勘查,不久之后,果然在探槽中辨识出多条石墨矿脉。这为之后的系统勘探奠定了基础。
2013年,他果断将工作重心转至石墨矿勘探方向。西沟地区成为新的主战场。冰雪之中,刘喜友和同事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跋涉。酷暑时节,又要与蚊虫为伴,忍受高温。即使如此,他依旧经常独自背着勘探设备穿越山林,不畏险阻,只为寻找矿体新的线索。失败与挫折接连不断,但他从不言弃。
终于,在2017年冬,西沟地区的仪器检测到一组反常信号。团队经过多次验证,确认他们找到了极其可观的石墨矿藏。这一发现让全员欢欣鼓舞,多年努力终于开花结果。2018年夏天,在权威机构严密审查后,西沟石墨矿项目正式获得批准备案,刘喜友团队的成果获得顶级认可。这座矿藏已探明石墨矿物2337.61万吨,平均品位6.97%,为大鳞片晶质石墨,埋藏浅,开发价值巨大,估算潜力逾千亿元。
这项成果不仅令国内石墨资源开发迈上新台阶,也极大推动了新能源产业链条。刘喜友因此成为业内楷模,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。尽管获得了名誉与肯定,他依旧奔波在一线。刘喜友心里明白,地质勘探永不停步。正如他所言,“只要地质锤还在手中,我就要继续下去。”
在科学界和产业前沿,石墨正展现出“黑金”般的价值。电动汽车、可再生能源崛起带动了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材料需求,而石墨以其出色的导电、耐高温等特性成为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料。
中国在石墨储量和生产规模方面举足轻重。黑龙江恒久以煤炭工业为傲,而产业结构转型后,石墨成为经济振兴的新希望。城市如双鸭山、鹤岗,在煤业衰落之后迎来全新产业机遇。当地政府迅速推进石墨产业发展,出台多项激励政策,新建企业不断涌现,带动就业及财政增长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。鹤岗五矿集团专注石墨精深加工,成功打入国际市场。而石墨产业链条的完善也助推了中国新能源产业整体升级,从资源开发到高端应用,日益形成技术与市场双重竞争力。
在科研领域,由石墨衍生的石墨烯等新材料,受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高度重视。相关创新不断取得进展,推动科技与产业加速融合。中国石墨产业在全球话语权持续增强。世界各国也加快了对石墨资源的开发与控制,国际竞争趋于激烈。中国一方面提升研发能力,提高产品附加值;另以开放姿态加强全球合作,确保在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。
石墨的供给和技术革命,正在形塑国家和全球新能源新格局。从地方经济振兴,到全球市场竞争,再到推动科学技术突破,这种“黑金”型材料的影响力,正不断扩大。放眼未来,随着应用场景继续拓展,石墨无疑会在新能源时代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。而刘喜友和他的团队,就像时代的注解,见证并参与了这一重大历史转折。
信息来源:《榜样的力量》刘喜友:在龙江大地深处用地质锤敲出千亿宝藏,黑龙江网,2022年7月7日。部分内容经过艺术加工,请读者甄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