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永胜县在交通、产业、生态等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昔日的交通末梢逐渐蜕变为滇西北发展的新亮点,不过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横贯县境的丽攀高速公路,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金色纽带,把松坪、大安、顺州这些原本有些偏远的乡镇紧密串联在一起,现在每天平均车流量都突破了5000辆次,给当地带来了不少人气和商机。
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,让乡镇之间的往来时间大大缩短,以前跑一趟要大半天,现在个把小时就到了。
再看金沙江干流那215公里的黄金水道,可真是大有门道,上面有三峡集团等好多大企业建设的好几座大型水电站,光听着就觉得特别厉害。
而且在涛源镇那段,还形成了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的物流枢纽,各种物资在这里通过水路运进运出,可方便了。
这些年县乡公路建设也没落下,路网密度跟五年前比提升了整整47%,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路上跑的车也明显多了起来。
路好了,物流成本自然就降了,据说到现在已经下降了30%,对咱们县里搞生产、做生意的人来说,能省下不少钱
以前咱们永胜在交通上没啥优势,就是个交通末梢的地方,可现在不一样,硬生生变成了滇西北立体交通网的核心节点,不管是出去办事还是迎接外地客人,都方便了太多。
程海湖区的螺旋藻大家应该都听过,现在养殖面积突破2000亩了,年产值将近一个亿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咱们这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藻类生产基地,这名气可是响当当的。
好多外地人慕名来考察学习
三川坝子的景象那更是绝了,万亩荷塘和光伏矩阵搭配在一起,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,还搞出了“水下种藕、水面发电”的立体农业模式,一块地能干两样事,单位土地产值提升了3倍,赚的钱比以前多多了。
以前咱们县的矿业比较传统,就是挖出来简单加工一下,现在不一样了,正在向精深加工转型。
投资5.2亿元的仁和工业园马上就要投产高纯度硅材料生产线了,这可是高科技产业,以后能带动不少人就业。
高原特色农业也走上了品牌化的路子,“程海银鱼”拿到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产品一下就值钱了。
冷链物流园每天平均往外运的农产品超过200吨,能让更多人吃到咱们永胜的好东西。
文化旅游现在是热门,咱们永胜也跟上了脚步,毛氏文化博览园一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,好多人都是专门来看的。
三川田园综合体更是带动了周边12个村庄发展民宿经济,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钱。
都说旅游赚钱,可不是,咱们县的旅游综合收入三年时间就增长了185%,这速度真是快得不行。
边屯文化博物馆一年接待研学团队超过200批次,让更多人了解了咱们这儿的文化。
保护环境也是很重要的,凤凰山7555冢古墓迁建工程完成后,原址上建起来占地300亩的生态公园,种了好多树,空气特别好。
里面还配套建设了智慧步道系统,能实时监测有多少人在散步,可高级了。
杆子河综合治理工程也搞得不错,以前水质是劣V类,看着就脏,现在提升到Ⅱ类标准了,河边还修了6.48公里的生态廊道,晚上好多市民在那儿散步、跳广场舞,成了休闲新地标。
现在永胜纳入了全省首批撤县设市培育名单,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不过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达到42%,新兴产业培育还需要时间,你觉得永胜下一步该如何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