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存款数字越存越高,日子却越过越薄
你有没有算过,上一次痛快花钱是什么时候?当前你不是为房贷车贷发愁,就是为孩子的奶粉钱、上学焦虑,或者为父母的医药费辗转难眠。而你多久没有为自己单纯的快乐奢侈一回了?比如买一件心仪已久的高配电脑玩电竞,吃一顿不心疼的豪华晚餐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……
当“省钱”成了全民运动,当“不敢花”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,我们忽然发现,生活里那些曾经理所当然的东西,正在悄悄消失。
2、各行各业都在大规模裁员,就业压力越来越大
2025年,裁员潮竟然如一场无声海啸,席卷了全球几乎每个角落。这不是某个行业的“感冒”,而是整个经济生态的“高烧”。从汽车到科技,从医药到零售,裁员名单越来越长,背后是Ai科技的进步,企业效益的不景气,时代转型的阵痛与产业结构的洗牌等很多原因引起的。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,大批失业人员加入进来,和应届大学生共同去争抢这仅有的残羹剩饭,而谁又能吃饱呢?
3、楼市成交量持续暴跌。
房贷利率降到历史最低,限购政策全面松绑,新房成交量却仍暴跌超40%。年轻人不再抢着“上车”,而是冷静地盘算着安全的边界,与其被房贷捆住了手脚,不如留点余地慢慢地喘气。
4、消费在降级
商场里人潮依旧,但人们手上提袋越来越少;餐厅坐满了人,点菜却专挑特价套餐;手机更换周期从1.5年延长到3年,“没有坏就将就用着”成了共识;家电“不坏不换”成为常态,维修店重新排起长队;10元左右的便宜烟卖到脱销,而高档烟却在柜台积灰;超市临期食品打折区,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正和老头老太太挤在一起低头在挑选。
5、结婚率也大幅下降。
2025年半年内,全国结婚登记减少近50万对。五一黄金周本该是婚礼旺季,如今却“一份请柬都收不到”。彩礼、婚房、奶粉钱...我们算完账就清醒了,挣这么一点工资,连自己都养不活,拿什么养家?婚姻已经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,年轻人选择单枪匹马对抗世界,不是他们不相信爱情,而是先得活着。
6、居民存款余额不断上升。
银行柜台前,存钱的队伍越来越长,而贷款的人却寥寥无几。2025年居民存款余额突破160万亿,人均存款达8.05万元。更意外的是,35岁以下年轻人储蓄率同比也在上升,不是他们赚多了,而是不敢花了。
7、二手平台交易量标段提升。
闲鱼、转转日活量持续攀升,中产家庭主妇把闲置包包拍照上架,大学生交易旧教材,程序员转卖显卡。以前我们用二手货觉得丢脸,现在嘛只觉得是聪明会过日子。网上流行一句话,“卖闲置不是赶潮流,是回血续命。”
我们攥紧每一分钱,在直播间抢9.9包邮的纸巾,在社区团购准时蹲点抢特价鸡蛋,把“断舍离”变成二手回血术。当增长神话破灭,守住当下就是胜利;当阶层跃迁无望,安全边际成为新信仰。
存款数字在涨,物价在涨,只有幸福感在缩水。当生存压倒了生活,我们至少还能把裤腰带勒紧一点,再紧一点,毕竟这是唯一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事。
生活的烟火气还未散尽,只是换了种烧法。它藏在外卖小哥保温箱的热饭里,躲在二手书页间的笔记里,混在深夜烤肉摊烟熏火燎里。日子薄了,人却厚了,我们只能在窄巷子里练就一身腾挪功夫来自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