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4年春节那会儿,2月份,陈毅元帅带着一家老小六口人回了成都过年,他们拍的那张全家福,真是挺难得的。陈毅和张茜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大儿子叫陈昊苏,二儿子是陈丹淮,小儿子陈晓鲁,还有他们的女儿陈姗姗。好多网友瞅见这照片,都说呢,“这一家子,长得可真俊呐!”
拍这张照片时,张茜42岁了,她笑着,两手往兜里一揣,就算穿着便装,那股子特别的气质也藏不住。不光是张茜穿得朴素,四个孩子也是,这都是陈毅定的规矩。我给你说几个事儿,你就能懂了。
陈毅对孩子上学这事儿态度很明确,绝不允许搞特权。他明确告诉工作人员,不能用给他配的小汽车接送孩子,得让孩子们跟其他同学一样,要么骑自行车,要么坐公交车,不管天气多恶劣,风雨天、大热天都得这样。而且啊,从四个孩子上小学那会儿起,他们就按陈毅的吩咐,在登记表上“父亲”那一栏写“陈雪清”,职务填的是“处长”。
1958年,陈毅的大儿子陈昊苏迎来了16岁的生日,陈毅为了挑个合适的礼物,可是费了不少心思。最后,他打定主意,要给儿子送一套《毛泽东选集》。并且,他还在书的开头那里,一笔一划地写上:“看毛主席的书,得学他的好品质、聪明脑子、吃苦耐劳,还有一辈子为老百姓办事的那种精神。”
每当孩子们有牢骚时,陈毅会直接点名批评:“不严格要求自己,啥事儿都干不成。反过来,老是想着宽松点、理解万岁,还老替自己找借口,那最后麻烦可就大了。”还有啊,在陈毅给孩子们的信里头也说了:“我这个当爹的,心里头老惦记着你们四个,就盼着你们能长成既有学问又有品行的人,这事儿我一直挂在心上。”
陈毅和他的夫人张茜,不光对孩子管得严,对自己也挺狠。特别是张茜,那时候为了国家,硬是把自个儿的喜好给搁一边了。陈毅特别看重张茜,他在日记里头夸她:“咱们结婚十多年,我受益匪浅,都是她在背后帮忙。家里有个好老婆,男人就不会碰钉子。这话真是一点不假。”
1958年2月份,陈毅正式当上了咱们中国的外交部长。接到这任务时,他心里头挺有负担的,跟老婆张茜说了这么一番话:“我这回兼职干外交部长,吧,结果可能有四种:一种是干得好,出了成绩;一种是平平淡淡,没啥亮点;一种是出了大乱子;还有一种就是身体垮了,生大病。”
说起新中国刚开始那会儿的外交事儿,你可能注意到,女性参与得并不多。但随着咱们国家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地位,好多外国领导人都跑来中国访问,而他们大多数都带着夫人一起来。这样一来,夫人的外交角色就变得特别关键了。
后来,陈毅劝张茜跟他一块去接待外国朋友。那时候,张茜对把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特别上心,也干得相当出色。可现在要老是出席外交活动,张茜心里其实有点不情愿。不过,想了想整体情况,她还是决定把文学翻译的工作先放一放。
张茜跟陈毅说了自己的打算,讲道:“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换工作了,全是为了你,连原本的专业都丢了。”陈毅听了特别感动,他回应说:“我明白你因为我牺牲了很多。但我不也一样嘛,转了好几次行了。在部队待了整整20年,后来转到城市管理,现在又搞外交了。咱们都是为了革命,为了国家,一块儿干吧!”
张茜一口答应后,立马开始广泛了解外交工作要注意的事儿。1962年9月份,印度尼西亚的总统夫人哈蒂尼来我们国家访问,中方给了超高的接待规格,就连毛主席都亲自见了哈蒂尼夫人。张茜心里明白这次外交活动有多重要,所以她提前做了很多准备。
宴会那会儿,张茜挑了件金黄色的旗袍穿上,灯光一打,整个人都亮堂起来,贵气逼人,立马就成了全场瞩目的对象。而且啊,她说话办事都挺得体,那股子与众不同的气质,把外宾都给镇住了,确实起到了别样的效果。
根据记录,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间,张茜一直在中国外交领域忙碌,总共出国访问了21趟。她还参与了接待好多位来中国访问的重要外国客人,那时候大家都叫她“中国外交的头号女主人”。
陈毅去世后,张茜费了好大劲,整理编辑了《陈毅诗词》和它的选集。看看张茜这辈子,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和陈毅的婚姻生活里,他们俩都是互相帮衬,再次给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最纯真的爱情。到了1974年3月20日,张茜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世了,那时候她52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