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台1935价格乱象,电商低价冲击传统渠道

摘要:茅台1935近期因电商平台低价倾销引发渠道冲突:价差悬殊:电商最低标价598元/瓶,传统渠道坚守650元,两者差价超50元。成因复杂:电商补贴战、库存压力、消费需求减弱共同导致价格“倒挂”。各方博弈:茅台官方强调“正品需认准渠道”,经销商称“低价扰乱市场”。行业影响:传统烟酒店生存承压,部分或被迫退出市场。

茅台1935,这款在2022年高调上市的“千元档新品”,曾是茅台布局中高端市场的战略棋子。上市之初,黄牛疯抢将其炒至近1900元一瓶,专卖店排队预约的盛况恍如昨日。然而短短三年,它的身价竟一路“腰斩”,如今在电商平台出现598元的超低价,而街边烟酒店却还得苦守650元的底线。一瓶酒的价差背后,藏着怎样的市场变局?

一、价格“倒挂”:电商低价如何击穿底线?

打开手机,京东店铺里茅台1935标价598元,双瓶装折合每瓶587.5元,页面赫然标注“官方正品”“假一赔十”;拼多多、天猫紧随其后,多数标价630-700元。但同一时间,传统渠道的经销商们却叫苦不迭——线下门店售价普遍在800元以上,即便咬牙降价,650元已是成本极限。更讽刺的是,茅台自家的“i茅台”平台仍坚持1188元官方定价,与电商价差近一倍。

这种“线上地板价,线下守价难”的撕裂局面,在今年“618”电商大促中达到顶峰。美团闪购半日卖出3亿元白酒,京东补贴后茅台1935低至729元,而同期深圳某商超货架上,同款酒标价849元。一位浙江经销商直言:“线上卖一瓶亏一瓶,但库存压着,不卖更亏!”

二、低价背后:谁在搅动市场?

电商补贴战是导火索。 京东、拼多多等平台将“百亿补贴”瞄准名酒,茅台1935成为引流工具。平台声称“正品保障”,但低价货源从何而来?知情人士透露:部分经销商为回笼资金或搭售其他产品,将库存低价转给电商;另有店铺被质疑混售假冒产品,去年茅台官方曾抽查电商低价酒,称34瓶均为假货。

消费需求萎缩是深层原因。 茅台1935定位“商务宴请与礼赠”,但近年相关场景大幅减少。四川酒商观察到:“普通家宴嫌它贵,商务招待又选飞天茅台,1935卡在中间很尴尬。” 加之茅台为冲销量扩大投放,稀缺性消失,价格自然滑坡。

渠道冲突因此激化。 传统经销商进货价普遍在700元以上,电商却以低于成本价销售。北京某烟酒店老板抱怨:“我们房租人工样样花钱,电商靠补贴抢客,这仗怎么打?”

三、各方博弈:茅台、五粮液、经销商的生存之战

面对乱局,茅台官方态度微妙。一边在业绩会上强调“1935市场价1200-1300元才合理”,另一边却放任i茅台维持高价,被消费者调侃“官方才是最大黄牛”。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则趁机发声:“茅台1935实际成交价仅700元,已脱离千元阵营!”暗示自家产品普五站稳900元价位。

最焦虑的莫过于传统经销商。江苏某酒行老板算了一笔账:一瓶酒进价720元,卖800元才勉强覆盖成本,但电商598元的价格直接击穿底线。“现在卖酒是赔钱赚吆喝,再这样下去只能关门。” 业内预测,未来三年或有半数烟酒店被淘汰。

四、行业变天:白酒销售的逻辑正在改写

茅台1935的价格崩盘,映射出白酒行业的两大剧变:渠道话语权转移。 过去酒企依赖经销商层层分销,如今电商、直播、即时零售(如美团30分钟送酒)分割市场。年轻人买酒时,先到店里试喝,转身打开手机比价下单,线下店沦为体验馆。

消费场景碎片化。 高端白酒的“面子消费”退潮,年轻人更热衷小瓶装、低度酒,用于露营野餐或独酌小聚。茅台1935的厚重礼盒与千元定价,反而成了包袱。

对此,酒企陷入两难:若拥抱电商低价走量,会伤及经销商体系;若坚持传统渠道,又可能被时代抛下。茅台尝试平衡——通过i茅台控价,同时默许电商清库存。但这条路能走多远,尚未可知。

何不说:警惕电商“地板价”风险:低于700元的茅台1935需谨慎下单,认准平台“官方授权”标识,索要完整发票,避免买到假冒或渠道不明产品。传统渠道不妨“转身”:烟酒店可转型体验服务,如提供品鉴、存酒、定制包装,用场景优势对抗低价冲击。酒企需重新思考产品逻辑:与其执着于“指导价”,不如开发轻量化、年轻化产品,适配露营、小聚等新场景,让价格回归真实需求。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