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人刚在塞纳河里扑腾了一天,第二天就看见岸边插满了小红旗——得,又游不成了!这事儿整得跟闹着玩似的,百年禁令解封才二十四小时,一场雨就让市政厅急吼吼地拉起了警戒线。老巴黎们端着咖啡直摇头:"咱这塞纳河啊,跟大姑娘似的,见着雨水就害臊。"
要说法国人为了这条河可真没少折腾。自打2016年砸进去14亿欧元,又是修下水道又是建截流池,就差没给塞纳河装上抽水马桶。奥运宣传片里说得可美了,要把这条河变成"流动的舞台",结果铁人三项运动员刚下水就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,那场面比菜市场杀鱼还热闹。运动员们心里直打鼓:"这哪是铁人三项啊,分明是肠道耐力测试!"
巴黎市长办公室的玻璃窗上还贴着"绿色奥运"的标语呢,外头已经飘起了禁游红旗。有市民举着泳裤在河边抗议:"早知道这样,还不如把14亿换成矿泉水倒河里!"气象局的数据显示,那天降雨量刚过10毫米——搁在别的城市顶多算个毛毛雨,可塞纳河立马就现了原形。环保局的工程师私下嘀咕:"咱们这套系统就跟纸糊的似的,晴天勉强能看,雨天直接摆烂。"
奥运筹备组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开幕式导演盯着浑浊的河水直挠头:"总不能让运动员戴着防毒面具入场吧?"隔壁伦敦的记者看热闹不嫌事大,在报道里阴阳怪气:"塞纳河的水质就像法国人的罢工——说变就变。"倒是河边的咖啡馆生意更火了,游客们喝着红酒看红旗,戏称这是"法兰西特色水质盲盒"。
最憋屈的要数那些提前来适应的运动员。美国游泳队的教练气得跳脚:"我们训练计划表改得比巴黎时装周的日程还勤!"有位澳大利亚选手更绝,自费买了二十瓶消毒液倒进河里,被环保局罚了款还嘴硬:"我这叫自主改善竞赛环境!"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天天开会,会议室里的咖啡杯堆得比埃菲尔铁塔模型还高。
塞纳河底的老管道可不管这些热闹。这些拿破仑三世时期留下的"古董"每逢下雨就闹脾气,把雨水污水搅和成"法式浓汤"。市政厅的档案显示,光是去年就发生过三次污水倒灌,有次直接把卢浮宫地下室变成了"当代艺术展"——当然展品是漂浮的卫生纸。附近居民早就习以为常:"闻味道就知道今天水质咋样,比检测报告准多了。"
柏林的城市规划师本来打算抄作业,看到这情形赶紧把设计方案里的"游泳区"改成了"观景台"。纽约环保局更绝,直接拿巴黎当反面教材:"咱哈德逊河再脏,至少不会头天开泳第二天关。"倒是塞纳河里的鱼群适应得挺好,有渔民捞上来条三斤重的鲤鱼,鱼鳍上居然挂着个微型氧气瓶——也不知是哪位运动员落下的。
奥运会开幕前最后一场测试赛,主办方玩起了新花样。他们在终点线架设了实时水质监测屏,数据每五分钟更新一次。观众们看得比比赛还起劲:"哟,大肠杆菌数值又蹦迪了!"有媒体调侃这是史上首个"水质悬念体育赛事",电视台甚至考虑给水质曲线开个竞猜盘口。
开幕式当晚,塞纳河倒是给足了面子。主办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求神拜佛,气象局全员加班盯着卫星云图。当运动员乘船经过巴黎圣母院时,两岸欢呼声震得河面泛起涟漪。有位老太太抹着眼泪说:"我爷爷小时候在这游过泳,没想到重孙子辈还能看见这景象。"可惜这份感动只维持了三十六小时,暴雨过后,小红旗又齐刷刷立了起来。
现在巴黎人有了新消遣:打开天气软件预测明天能不能游泳,准确率比市政公告高多了。河边卖冰淇淋的小贩与时俱进,推出了"大肠杆菌味"雪糕——当然是巧克力做的。有游客好奇尝了一口,皱眉道:"别说,跟塞纳河水的味道还真像。"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